機器人研討教授:3D打印技能還處在起步階段
議論3D打印早已不是極客們的專利。在中國,它引發了從業界到官方,中心到當地的熱議。不過,國際頭號電子元件制作商鴻海集團CEO郭臺銘近來開炮,宣稱“把3D打印機稱為‘第三次工業革新’僅僅噱頭罷了”。
對此,《3D打印:從幻想到實際》一書的兩位作者——康奈爾大學機器人研討教授胡迪·利普森(以下簡稱利普森)和曾在微軟與康奈爾大學從事商品研制的梅爾芭·庫曼(以下簡稱庫曼)在承受本報專訪時回答稱,“第三次工業革新”的說法確有誤導性,當前3D打印技能還處在最初始的原點,但3D打印的確是第三次工業革新敞開的杰出表現。
金屬打印商場最廣
《21世紀》:3D打印技能在上個世紀就被發明出來,但為何如今俄然導致全球性的重視?
庫曼:我想有兩有些緣由。榜首當然是科技的前進,包含對其他科技的轉化。3D打印并非是經過其自身而演化的。其間一個很重要的驅動力是核算機和3D打印模型描繪軟件,將軟件創立的文件輸入3D打印機就能打印出物品。這些年,跟著核算機的價錢不斷下降、描繪軟件飛速開展,大家逐步能造出細致入微的3D模型圖,并將其打印出來。
第二股力氣來自硬件本錢的銳減。別的,零部件的體積也越來越小。從前,3D打印機只要大公司才買得起,如今家庭用戶和小企業也有才干采辦。
從社會含義而言,中美兩國其實十分相似。兩個國家都在尋求工業立異。常常能聽到的一個說法是,3D打印將引領新一輪工業革新。因而,3D打印機的火爆不僅是由于各種領先技能的交匯,而且源自大家對經濟、社會怎么前進的關心。
《21世紀》:當前3D打印技能開展到哪個期間?
利普森:需求清晰的一點是,在3D打印這個稱號之下有各式各樣的技能。說到3D打印,一般的聯想到的是用小型3D打印機打印塑料制品,由于這樣的打印機在街上就能看到。可是在3D打印的名目下還有許多更為領先的技能,它們正在扮演著重要人物。
在工業出產里,有一些往常很難見到的大型3D打印機,比方3D金屬打印機。若是你留心一下資金的走向,你會發現大多數的3D打印出資都是在大型工業打印機上。盡管群眾3D打印機在數量上更多,但金屬、陶瓷3D打印這些技能才是協助工廠制作龐然大物的。所以從商場視點,商場最大的是金屬打印,需求工作包含航空航天業等。
其他工業運用還包含塑料打印,比方以ABS塑料為原資料等。這些都是如今進行時。如今咱們還有越來越多的效勞站,它們也不是家用的打印機,而是在云端供給效勞。還有將來的商場,像是效勞于生物學和醫學研討的生物打印。食物打印將來也會逐步鼓起。一切都在緩緩翻開。
“第三次工業革新”真實到來還要等二三十年
《21世紀》:3D打印技能的熱潮是不是意味著第三次工業革新現已到來?
庫曼:我以為這個表述實際上有點誤導。回顧過去的工業革新,它們都要花上數十年的時刻。比方榜首次工業革新,英國花了30-40年。第2次工業革新,也即是大家所說的信息通訊革新,閱歷了50多年并仍在進行傍邊。若是你調查中國的工業革新,它現已進行了30-40年,也還在進程之中。所以,當大家問是不是3D打印會引發第三次工業革新嗎?我以為,答案是“是”,可是要花上數十年的時刻。如今咱們當然還在起點上,但我想大家輕視了它所需求的時刻:要再過幾十年,但大家卻期望下一年就發作,這是不能夠的。
利普森:但3D打印的確是第三次工業革新敞開的杰出表現,由于它將削減制作業的首要本錢。若是你研討歷史上的其他工業革新,就會發現,它們都是由相似的極大下降本錢的技能所引發的。榜首次工業革新是動力,和以往比較,動力動力簡直被下降到零本錢。第2次工業革新是由核算機,而核算的本錢簡直被降到零。被3D打印降為零的本錢包含從圖紙到制成雜亂事物的本錢,比方不論物體的雜亂程度,它們的打印時刻、打印才干需求、出資本錢都差不多。處置雜亂幾何圖形的本錢簡直為零。而人類歷史上,制作雜亂物品一般更多的技能、資金和時刻。因而,首要的本錢降到零。咱們以為,3D打印具有了第三次工業革新起飛的要害要素。前導時刻(lead time)的改動也是相同。和傳統制作業比較,從描繪圖紙到制作出什物,本來需求好幾個月,如今簡直降到了零。為下一輪商品升級進行描繪修正的本錢、發明多樣性的本錢也低得能夠疏忽。所以許多東西一會兒被縮小了。但要說第三次工業革新現已到來,還要比及二三十年今后,比及新的商業模式被發現出來,新的作業方法被發明出來,新的描繪東西被發明出來——要運用好3D打印技能,必需求很有構思。
如今仍是最初始的原點(beginning of the beginning)。能夠需求30年的時刻,但一切都正在發作。從份額上看,比較全美2000億美元和全球1萬億美元左右的傳統大型制作業,如今一切與3D打印關聯的工業大約只要25億美元,還不到傳統制作業的1%。比重盡管小,但如今在以每年25%的速度增加。依照這個核算,能夠需求10到20年才干到達相當于傳統制作業10%-20%的體量。這需求時刻,但必定會完成。
中國或變成3D打印領頭羊
《21世紀》:3D打印是不是將來將替代傳統制作業?
利普森:我不這么以為。但它將分食一有些商場。今日許多被大規模出產的商品今后將被3D打印出來。在那些需求出產相對細微且雜亂零部件的工作這現已變成實際,比方飛機制作業。波音公司每年大約要造100架飛機,不是100多萬架。這些飛機許多雜亂的零件運用3D打印而不是注射模具的方法來制作是入情入理的。可是關于牙刷制作工作都用3D打印來造就很荒誕。而那些全新的工作,比方牙套,每天都有5萬個牙套被3D打印出來,在國際各地被廣泛運用。每一個牙套都是度身定做,這樣的大規模定制出產在3D打印出來之前是不能夠的。這樣一種商業模式是全新的。
《21世紀》:即便3D打印的大規模推廣還有待時日,但傳統制作商依然面對無窮的要挾。像中國這樣的制作大國怎么應對3D打印的應戰?這是不是也會變成中國的轉型關鍵?
利普森:制作業對中國人來說是深化到平常日子里的事。在美國,大家覺得制作業是很悠遠的事。而這里,大家對制作業習以為常。中國人對3D打印的愛好真是十分大,我信任他們會很快把握這項技能,而且找到新的商業模式。是的,3D打印將必定程度改動中國的制作業,可是中國人將找到新的商業模式;有些工作會隨之不見,有些新工作將在國內被發明出來。
回答郭臺銘:不必3D打印,他的手機不會成功
《21世紀》:國際制作大亨郭臺銘從前揭露表明,他們30年前就開端用3D打印,但這項技能不能進行商業化推廣。由于3D打印商品無法加上電子零件進行拼裝,也無法變成電子商品量產。若是能夠,他的“郭”字就倒過來寫。您怎么看待他的這種談論?
利普森:這個談論很帥,咱們會把它放到下一版的書里,就像許多年前有人問“誰需求電腦啊”。正如方才談到的,當前3D打印還處于最初始的原點,以用同種資料打印雜亂零部件為主。跟著技能的開展,今后能完成一同打印多種資料、乃至打出帶電路、可裝置電子元件的整體性商品。3D打印的用處將越來越廣。所以仍是回到鴻溝的疑問。若是要3D打印完成百萬量的大規模出產,近期還不能夠;但若是是飛機制作業,在將來20到30年,超越一半的飛機零件都將經過3D打印制作。我說的不是手機零件。這兩個工作是徹底不一樣的。手機是以百萬量出產的,而飛機則以千計。可是從資金層面,飛機制作業資金很富余,手機工作也是。后者更多有無不同商品(commodity)的性質,即便上述技能瓶頸都突破了,也不值得都用3D打印。將來或許會發作改動。但3D打印當前不能廣泛用來造手機并不意味著它是只一個花哨玩物。
庫曼:有一點要清晰的是,手機之所以能敏捷投入商場,很大的緣由在于它們的零部件在描繪期間都是用到3D打印技能的。你翻開手機就會發現,里邊有不可勝數的細微部件。之所以用3D打印,即是為了保證每個有些都能完滿耦合。你不期望你描繪完今后,拿到工廠,成果發現裝不到一同去。微軟的Surface平板電腦也用了3D技能。若是看3D打印商品的消費額,電子消費品的比重其實是最大的,它占了全球3D打印商品消費額的五分之一。我想郭先生看到的更多是終端商品,也即是整個手機。可是在進程傍邊,不把3D打印用在描繪和商品策劃,他的手機是不會成功的。